台灣癌症趨勢近日迎來重大變革,衛福部國健署最新公布的110年癌症登記報告揭露了十大癌症的新格局。最新十大癌症發生人數排名,依序為肺癌、大腸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胃癌、皮膚癌及胰臟癌。
肺癌勇奪第一,究其原因是自發性健檢的普及,讓更多人能夠及早發現問題。同時,令人警覺的是胰臟癌首度進榜,帶來對這一罕見卻危險的癌症更多的關注。在這個關鍵時刻,定期篩檢成為重中之重,提早發現成為守護生命的關鍵。健保補助的五癌篩檢為許多家庭帶來健康保障,而銳準AI早期多癌篩檢服務更是為尚未符合篩檢資格的人提供了一條新的健康通道。在這個挑戰與機會並存的時刻,讓我們共同採取行動,守護自己的身體,擁抱更健康的未來。
國人自發性健檢意識提高,新發現的早期肺癌比例上升
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主要原因是民眾對於肺癌的關注,可能採取自發性健康檢查,特別觀察看到女性的發生率上升的速度比較快。
肺癌在2020年的發生人數已經排名第二,死亡人數則連續十年居於第一。由於肺癌初期症狀不容易辨識,很多人常常等到長時間久咳不癒才去看醫生,但這時通常已經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因此肺癌轉移到其他部位的速度快,致命的風險也相對較高。一些國內知名人士,像是前副總統陳建仁、蕭萬長、廣達電腦創辦人林百里、柯文哲市長的夫人陳佩琪、台北市議員鍾沛君、媒體主持人陳文茜、前主播蕭彤雯、寶媽等,他們都是因為及早發現肺腺癌,接受有效治療,現在已經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但也有一些名人因為太晚發現,或者轉移到其他部位且伴隨併發症,不幸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包括前法務部長陳定南、舞蹈家羅曼菲、帽子歌后鳳飛飛、樞機主教單國璽、藝人馬如龍、文英阿姨、孫越、港星歐陽佩珊、知名部落客「仿妝夭后 Yui」等。
肺癌近期攀升至十大癌症之首,國健署認為要歸功於自發性的健康檢查推廣,讓更多人有機會在肺癌初期發現問題。政府早先推動了大腸癌的篩檢,今年開始看見大腸癌的確診人數開始降低;但肺癌的篩檢在2022年才開始,因此專家預測未來的發病率還會增加。透過五癌篩檢的機制,政府積極推廣肺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 ;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篩檢,近五年新發現的肺癌個案雖然超過一萬人,但早期肺癌的比例大幅增加,2021年的早期肺癌佔了總發現案例的35.4%,而在2011年時只有13.7%。罹患肺癌的危險因子包括吸菸、二手煙、家族史、肺部疾病和空氣污染。然而,好消息是,若能在0-1期發現,五年存活率超過9成,相對地,第4期的患者五年存活率僅約1成。
沉默的胰臟癌初登榜,悄悄成為新焦點
包括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帕華洛帝(Luciano Pavarotti)、「時尚老佛爺」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國內資深藝人巴戈、前體育主播傅達仁等知名人士都是由於胰臟癌不幸過世。
由於胰臟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病人確診常已是晚期甚至末期,近8成無法手術切除,需使用放射線治療、化學藥物治療或標靶藥物治療,但效果都十分有限。即使醫學大幅進步,胰臟癌仍屬於預後非常差的癌症之一,術後5年存活率不到15%,無法手術切除者的預後更差,5年存活率低於5%。
胰臟癌之所以凶險,除了本身治療難度之外,也在於難以發現、容易耽誤治療時機,但目前國際間尚無實證建議對胰臟癌的無症狀者進行篩檢。因此國健署特別列出「症狀清單」,建議日常多留心以下徵兆,一旦察覺身體有異狀,建議儘早就醫、必要時遵循醫師指示診治。年過40歲的人,特別是無糖尿病家族史但突然出現糖尿病、上腹痛或背痛、體重驟降、黃疸、茶色尿合併灰白便等情況的人,應更加警惕。定期的身體檢查是發現胰臟癌的最有效方法。內視鏡超音波(EUS) 與磁振造影(MRI或MRCP) 都是適合針對高危險群做為胰臟癌健檢的工具。一般而言,第一次可先接受內視鏡超音波檢查,之後再搭配每年一次的腹部磁振造影檢查。
早期篩檢是王道!癌症篩檢的新選擇
十大癌症的前三名:肺癌、大腸直腸癌、乳癌如果能在早期發現和治療,預後是相當好的。早期診斷和治療的話,五年存活率可以達到9成;但如果到了第四期才被發現,那五年存活率就只剩下1成左右了。早期篩檢是一項關鍵的健康策略,能夠在症狀尚未明顯出現時檢測到潛在的癌症徵兆。這種預防性的做法不僅可以提高發現癌症的機會,還有助於在病情惡化之前進行干預。早期治療的好處在於增加治療成功的機會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當癌症在早期階段被檢測到時,治療通常更容易實施,且患者的身體更能夠應對治療的影響。早期治療可以有效限制腫瘤的大小,有助於防止癌症擴散到其他組織,從而減少轉移的風險。此外,較小的治療劑量通常對患者的身體造成的副作用較小,提高了生活品質。
目前醫療技術進步,有多種治療方式,如常見的化療,或是更進一步的標靶治療。但並非每項治療都在健保給付的範圍,治療癌症的費用,是所有罹癌者最關心的事。根據衛福部公布的「110年全民健保惡性腫瘤醫療支出──排名前十大癌別之醫療費用支出」,可看見名列首位、也是死亡率最高的肺癌,每人平均支出藥費至少15.6萬元;而每人平均醫療費用約為28.2萬元起 。
上述的數據再次強調了篩檢的重要性,尤其是近年來患上肺癌的人數一直在上升,我們應該更加提高警覺,提早檢查和就醫。除了善用健保補助的五癌篩檢每年可幫助200多個家庭免於陷入晚期癌症治療的財務及身心壓力,若您擔心罹癌風險但並未符合篩檢身分,也可以考慮採用銳準AI早期多癌篩檢服務。這一新選擇不僅不需要進醫院掛號排隊,更能在短短10個工作天內為您提供早期癌症風險的確切信息,協助您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健康。
參考資料
-
- 公布110年國人癌症登記資料分析結果 五癌篩檢定期做 早發現早治療,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3/11/10。https://www.mohw.gov.tw/cp-16-76564-1.html
- 胰臟癌:最安靜的致命危機,康健雜誌。. https://www.twhealth.org.tw/journalView.php?cat=54&sid=914&page=1
- 10大癌症洗牌 肺癌躍新癌王,記者李青縈,聯合報,2023/11/11。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ancer
- 治療癌症有多貴?「這種癌」醫療費超過40萬!橘世代,Yahoo新聞,2022/10/4。https://ynews.page.link/i9ds5